跳至正文

科迦寺

  科迦寺,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。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。科迦,系藏语“定居”之意。996年由大译师仁钦桑布创建。

  科迦村以寺为中心建造,呈东西向布局。据记载,先有科迦寺后有科迦村,村因寺而得名。

  科迦寺是普兰县大寺,历史悠久,在当地享有盛名,每年都有阿里地区札达、噶尔等县及境外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。“文革”期间,寺院文物、建筑遭到严重破坏,部分建筑被毁,殿内塑像、壁画受损严重。

  20世纪80年代以后,对古建筑陆续进行维修,修复了玛尼拉康等建筑。2001年6月25日,科迦寺作为公元996年的古建筑,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觉康,即释迦殿,是僧众聚集颂经的场所。觉康由廊院、门廊和殿身三部分组成。廊院、门廊体量较小,殿身体量巨大。觉康外墙均饰红色,顶部装饰边玛草。整个殿堂外观和谐,气势庄严。①廊院。位于觉康最南部,20世纪80年代末增建。廊院由后建回廊与大殿门廊共同围成。廊院北侧墙壁正中设门,门两侧悬挑斗拱,在门上方形成凸出的屋檐。这种建筑形式是卫藏地区的常用手法。院内东西两侧及门的两边均为内廊,计6间,廊下设有藏床和卡垫,供人们休息。②门廊。由门外敞廊和门内过厅组成。敞廊的柱、托木、梁等均有彩绘,颜色以蓝绿色为主。条形门厅内无陈设。③殿身。平面呈多边“亚”字形,表示密宗的曼陀罗。左右沿南北轴线对称,前后不对称,南北长30.5米,东西宽21. 9米。殿身大门设于殿北墙正中,通高3米,宽2. 3米。大门为对开4扇板门,上有门衔、门环、铜包叶等饰物。进入大门是平面呈“凸”字形的经堂,南北长25米,东西宽8.4米。扇面墙呈“U”形,与三面边墙间形成转经通道。扇面墙内侧佛台供塑像3尊,均立像,戴冠,通身饰金。两侧面的扇面墙上均绘有壁画,殿身两侧墙壁布满直通屋顶的经书柜。自觉康东侧的露天台阶可达二层。二层房屋大致呈天井式布局,中央是露天庭院,四周环以裙房。底层天窗的上方建有进深2间、面阔3间的小室。二层北侧、东西两侧各有狭长形的小室与中部6间大房相通,南端有小室3间与敞廊相通。从布局看,二层是听经、辩经的场所。

标签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