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结县(藏文:འཕྱོངས་རྒྱས་རྫོང,藏语拼音:Qonggyai,威利:’phyongs rgyas rdzong),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,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,山南市中部。
琼结,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藏文史籍中,又称琼巴、琼瓦、琼垅、琼域和钦哇钦域,杜佑《通典》称疋播城,《新唐书》的吐蕃传和地理志分别称作跋布川、勃令驿等。“琼结”的藏语含意不十分确定,释义歧异,说法颇多。传说古代有一种鸟,藏语称作甲琼,因此有人说琼结似可释为腾飞鸟;琼结宗政府所在地青瓦达孜宫地势如将要跃起的雄狮,故有人将它释为“跃狮”;琼结县内有琼布罗布山(宝石山),位于琼果区和哲古草原之间,故取名琼结;还有人说,琼结是房角尖翘起多层的意思,形容房舍多而繁华。
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,以聂赤为首领的部落居民已经活动于包括琼结在内的雅砻河谷流域。传说聂赤是“天神六父王”的后代,做了“六牦牛部”的首领。唐蕃会盟碑中称聂赤赞普为“神圣赞普鹘提悉补野”,意为“神圣的光照人间的悉补野部落首领”,“六牦牛部”和“悉补野部落”皆指雅砻部落。
悉补野部落第七代止贡赞普被臣下罗阿木达孜杀死,夺取其地为王,将止贡之妻降为牧马人,将止贡赞普的两个儿子聂赤和夏赤流放到工布地区(今林芝地区)。止贡赞普的遗腹子茹勒杰长大成人后,迎请其二哥夏赤为悉补野部落赞普,寻找机会为父母报仇,并成功潜入罗阿木达孜的驻地娘若香波城堡,将罗阿木达孜杀死。
6世纪—7世纪,雅砻部落首领囊日论赞以琼结为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其部落力量,势力以达工布、娘布、达布乃至苏毗茹等地,即今米林、林芝一带,江北至拉萨的广大地区,从而奠定了吐蕃政权的基础。
630年,13岁的松赞干布继赞普位。644年统一了诸部,建立吐蕃政权。647年,将政权中心从琼结向拉萨河流域迁移。松赞干布继赞普位后,将吐蕃划分为5茹。“茹”,是军政合一的行政组织形式,从管辖范围看,相当于今西藏的几个县或者更大的辖区。茹下又分61个东岱,即61个千户。
琼结属约茹琼垅千户。约茹以今乃东县昌珠镇为中心,下辖10个千户,琼垅千户为其中之一。约茹琼垅千户就是琼结县最早的建置。
11世纪,西藏各派宗教和政权势力逐渐发展壮大,噶举派中的帕竹势力在卫藏兴起,其支系雅桑巴在雅砻地区业兴旺起来,辖雅砻河流域,其宗教和政治影响遍及山南各地。琼结在雅桑巴的统治范围内。
13世纪,元朝统一全中国,在西藏设立13万户,委官治理,万户长由地方推荐,由元朝中央的宣政院委任。在雅砻河流域,设有雅桑万户(今乃东县),另在琼结宗境内设有唐波切八千户,在管辖范围上比其它万户小,故称作“八千户”。今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即为唐波切八千户的官衙驻地,称作苏纳唐波切。
1335年,绛曲坚赞33苏出任帕竹万户长时,雅桑万户因积怨终于终于引发争斗,和止贡万户、蔡巴万户等联合与帕竹万户兵戎相见,战争以绛曲坚赞的胜利而结束。1354年,绛曲坚赞建立帕竹地方政权,推广帕木竹巴庄园制度(即宗谿卡制度),在西藏各地建立13个大“宗”。宗的长官称为宗本,有绛曲坚赞任免。
1913年,从印度回到西藏的十三世达赖喇嘛推行新政,在山南设立“洛基”18个宗,其中又分为大宗和小宗,琼结宗是山南的大宗之一,今琼结县委琼结宗辖地。此宗的范围除包括现在的全县范围外,还包括措美县的哲古区、固堆区以及乃东县的哈拉岗等区。
1956年5月,成立山南基巧办事处。10月,成立琼结宗办事处,隶属于山南基巧办事处。办事处属于带有人民政权性质协商过渡的办事机构,与西藏地方政府政权机构基巧和宗并存。
1957年5月,办事处撤销。
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穷结宗,设穷结县,属山南专区管辖。
1970年,改属山南地区管辖。
1989年,经国务院批准穷结县更名为琼结县,属山南地区管辖。
2016年1月,国务院同意撤销山南地区设立地级山南市,琼结县属山南市管辖。
藏王墓位于琼结县护城河以南,范围包括木惹山麓东嘎沟口,墓地东西长约2076米,南北宽约1407米,墓群面积约305万平方米,是西藏境内已发现的唯一的藏王陵墓。 [21] 藏王墓不仅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墓葬水平,同时它对于研究吐蕃王朝的兴起、衰落具有重要价值。1961年,藏王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松赞干布墓
松赞干布墓北濒琼结河,南距芒松芒赞墓54米。两墓方位一致,都为北偏东60度,此墓封土结构较为复杂,由土、木、草、扁石构成。高13.4米,建筑非常宏伟。原来封土顶上建有一座古庙“钟木赞拉康”,“文革”中被拆除,是为祠堂而用的,供有松赞干布、文成公主、赤尊公主、大臣禄东赞、吞弥·桑布扎等人塑像。祠堂现又重修,面积小于原建。
唐波且寺
唐波且寺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林乡所在地,西距乡达村约一千米。座西朝东,背濒琼结季节河(亦叫香波河),前为阿布山。长期以来,由于河水的冲积,这里形成了一个较为宽阔的台地。肥沃的土地,方便的交通条件,使这里的佛教活动兴盛发展,因此,唐波且寺在很多史料中不乏记载。
唐波且寺创建于西藏佛教后宏期的火蛇年,即公元1017年。创建人名主梅·楚臣炯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