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正文

桑丁寺

  桑丁寺,亦称桑顶寺,或桑定寺。位于羊卓雍错湖西南一座险要陡峭的山顶上,属藏传佛教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,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。

  据《宗教源流镜史》记载,由香巴噶举创始人琼波南觉的四传弟子克尊·旬所建。

  另一说为15世纪初,由博东巴·乔列南杰(1375-1451)所建,为僧尼合住寺院,由西藏唯一的女活佛多吉帕姆住持,多吉帕姆(意译为“金刚亥母”)女活佛转世传承,至今已传12世。

  该寺18世纪曾有僧尼80名,本世纪初近200人,后不断减少,女活佛多吉帕姆被认为印度金刚亥母的肉身再现,倍受信徒敬仰,寺内供有历辈多吉帕姆的肉身。

  寺内主修金刚亥母密法,修炼印度瑜伽密宗。

  桑丁寺刚修建时只是个小寺,二世多吉帕姆贡噶桑姆在仁蚌巴、雅桑万户长和羊卓万户长等人的资助下,扩建了桑丁寺。

  五世多吉帕姆卡居白姆,维修和扩建了桑丁寺诸佛堂,并新造了佛像、佛塔等。

  香巴噶举派的创始人,是琼波南交巴(978~1127),生于西藏尼木惹茫地方,属琼波家族,父亲叫达吉,母亲叫扎西吉。

  他10岁学习藏文、梵文,20岁修密法,曾7次赴印度学习密法和梵语。

  他曾依班智达苏玛底大译师学习梵语翻译,向宁玛派上师学习大圆满法中的心部,在印度拜在那烂陀寺金刚座主门下受沙弥戒,受戒后,他在数十名上师门下学习密法,其中向大空行尼姑玛和苏喀生蒂两位女密宗师学习“拙火定”和“六法道次”,向弥直巴学习“大手印”法。

  后来,他在彭城深山修炼,获得殊胜成就,有弟子八万余人,其中以麦乌敦巴等7人最著名。

  成名后,他在香地(今南木林县)倡建了108座寺庙。

  人们初将这些修法人,称为“琼波噶举”。

  后来该派因以香地为中心建立寺庙,故又称为“香巴噶举”。

  从香巴噶举的第七代法王桑吉敦巴之后,香巴噶举遂分为两派:桑吉敦巴的弟子阿义僧格继承法位。

  其弟子香敦(1234~1309)精通显密,修建了该甲寺,由此传出了“甲派”。该派弟子汤东杰布(1385~1464)将甲派学说传入康区,至今在类乌齐地区有甲派传入康区,至今在类乌齐地区有甲派寺庙。

  桑吉敦巴的弟子克尊·旬奴珠,在娘麦地方建立桑丁寺,由此传出的法嗣称“桑丁派”。该派主要流传于后藏,其传承至今未绝。桑丁派的寺庙,目前仅存桑丁寺一处,已有三在多年的历史。

  第一世多吉帕姆,是阿里王的公主曲吉俊美(生于1447年);第二世为第六世班禅·罗桑贝丹益西(1738~1780)的侄女;第十二世活佛多吉帕姆·德庆曲珍现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、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人大代表。

标签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