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南市,史称“雅砻”,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。 位于东经90°14″至94°22″、北纬27°08″至29°47″之间,地处青藏高原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,北接西藏首府拉萨市,西与日喀则市毗邻,东与林芝市相连,南与印度、不丹两国接壤,面积79090平方千米,约占中国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。山南市拥有600多千米长的边界线,南面与不丹国接壤,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,是中国的西南边陲。
山南市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,传说当中神猴同罗刹女结合而诞出藏民之地,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。大约在原始社会时期,雅砻一带就有藏族先民繁衍生息。今泽当附近萨热村的一块土地“索当”,是传说中西藏的第一块农田。约在前2世纪初叶,居住在雅砻一带的人们逐渐形成部落,早期悉补野部落的首领第一代赞普聂赤统一牦牛部落,建立联盟政权,并确立了子孙世袭赞普制度。
2世纪,出生于林芝波密一带的聂赤赞普游历至雅砻地区时,被代表当地部落利益的12名雍仲本教徒推举为王,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赞普。
6世纪左右,雅砻部落不断吞并强邻、扩张领地,成为西藏最强大部落。
7世纪,松赞干布统一西藏,建立吐蕃政权,并逐渐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由山南琼结向拉萨转移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西藏地方政府在泽当设有洛喀基巧堪布(即山南总管)。
1952年8月,中共江孜分工委成立后,山南属江孜分工委管辖,但山南机巧及其宗政府仍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范围。
1956年8月,山南从江孜管辖范围划出,成立山南基巧办事处。
1959年12月,成立山南专员公署,隶属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领导。
1969年3月,山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。
1978年10月,山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山南地区行政公署,属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,驻地泽当,泽当成为山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2016年1月,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山南地区和乃东县,设立地级山南市,山南市设立乃东区,以原乃东县的行政区域为乃东区的行政区域;5月27日,中共山南市委、市人大、市政府、市政协和市纪委举行揭牌仪式,标志着山南市正式成立。